

免費諮詢一:這一家的諮詢速度特色就是快
免費諮詢二:申貸流程最快速,24小時內可撥款
一對一的快速立即免費諮詢、配對,十分鐘就能知道您適合的銀行申貸方案是什麼。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三:這家貸款公司評價非常高
免費諮詢四:這一家的諮詢方案很多元,很推薦
免費諮詢五:一群對於專精貸款的專業人士提供相關諮詢
免費諮詢六:這家貸款公司可以承辦軍公教人士
軍公教朋友可以到這間貸款快速找到適合的貸款方案
立即免費諮詢
個人貸款 | 貸款 | 信用貸款 | 債務整合 | 負債整合 | 債務協商 | 個人信貸 | 小額借款 | 信貸 | 信貸利率 |
信貸代辦 | 創業貸款 | 銀行貸款 | 貸款投資 | 買車貸款 | 車貸 | 汽車貸款 | 債務協商 | 卡債處理 | 二胎房貸 |
信用不良信貸貸的下來嗎 該怎辦 | 信用貸款哪裡申請最快核貸 | 信用不良要如何申請信用貸款
個人信貸免費諮詢的網站 | 個人信貸條件,銀行個人信貸比較諮詢 | 小額信貸利率比較標準迷思
三面向分析最低信貸利率條件的迷惑陷阱 | 哪家銀行信貸利息最低 | 銀行個人信貸免費諮詢 | 小額信貸推薦幾家 | 個人信貸利率比較銀行條件如何談 |
RF4165456EDFECE15158DCE |
熱點新知搶先報
內容簡介
你是否氣得說不出話來?
當部屬說:「接下來該怎麼辦?」
你是否在想,他有沒有帶腦袋?
當部屬說:「明天趕不出來,可以拖到下周給你嗎?」
你是否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但是……
你沒勇氣發飆大罵,因為你怕他明天遞辭呈,
你任勞任怨地接手,因為你怕做不好老闆不開心,
你不懂他們為何敢嗆你,相較之下好像你沒guts,
你怕他做不好而搞砸,所以重要的事都你做,他卻閒閒沒事,
以上是主管常見的反應,最後都是累死自己,
還讓老闆覺得你很傻,手下覺得「這不是我的責任吧!」。
也許你該有個聰明的選擇──勇敢「交辦」
想做好交辦工作,好主管必學45個訣竅──
讓對方參與計劃過程培養責任感
常常問「這件事你怎麼看?」幫助引導思考
激勵他「這件事非你不可」讓他當主角
不要期待「不用說也應該會懂」訂定共同遵守的標準
……
你會發現,部屬在不知不覺中……
☆變成「認同,並有自主性」的人
☆變成「自動,且舉一反三」的人
☆變成「有責任心、有成就感」的人
☆變成「按部就班,不慌張、不遺漏」的人
……
因此,只要這樣做,
也許有一天,你不再抱怨草莓族……
你會大聲說,
只要會帶人,誰說年輕人不能擔大任!
本書特色
本書從職場常見問題行為切入,帶你思考相關的管理技能,
同時搭配相互關係圖、流程圖、層級圖、矩陣圖、表格與線圖、插圖等,
幫助你輕鬆理解、記憶、應用各種管理技巧。
用45個實用圖表,就能看清楚人、事問題,管理起來才能省力更有效率!
你得試著了解部屬,「幫助他把工作做好」,
只有「他的問題改善了」,你們才能一起前進!
做好交辦,部屬工作不是只為了應付公司要求,而是學會「為自己做事」!
今天起,將你「害怕、不敢」交辦的心情,
轉化為「只對事、敢放手」的態度,
只要你下定決心,執行「交辦的勇氣」,
你的手下會覺得被重用、有責任、更會樂在工作。
作者介紹
日本邏輯思考大師 西村克己
經營顧問、芝浦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
1956年生於日本岡山縣。東京工業大學「經營工學系「研究所畢業。
曾經任職於富士底片公司,後來進入日本總合研究所擔任主任研究員,同時也擔任民間企業的管理顧問、開設員工進修課程,並受邀到各處演講。同時,也擔任芝浦工業大學工學管理研究所教授(2008年起,改任研究所客座教授)。專攻科技管理、專案管理、管理策略、策略性思考、假說思考、工作方法以及邏輯思考等。
主要著作有《邏輯思考法圖解》、《圖解思考法》、《圖解力!》、《專案管理使用說明書》、《戰略思考訓練》、《邏輯例一分鐘訓練》、《速率工作術》等。
譯者簡介
易起宇
台大經濟系畢業。日劇迷,自學日文超過10年,平時以在網路上幫網友翻譯日語為樂。
譯有《不要計畫的人生,更容易成功》(合譯)、《沒有資源,照樣把事做起來》。
目錄
第一章 交代任務他嗆你,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1 他說「這不是我的工作」,你不能當場就發飆
2 開會時沒問題,執行時都做不到,這種人很容易處理
3 他問「這件事為什麼要我做?」真的不是存心找碴
4 怎麼帶沒給指令就不會做事的人?
5 別放任老是愛批評別人的人
6 拖到進度好像沒他事,不處理事情會變大條
7 他做事混亂沒計畫,可能問題出在你身上
第二章 執行過程沒成果,只因為舊梗沒新意,導致很氣餒
8 用老方法做到死,業績也不會活過來
9 別讓他傻傻做事,挑最有效益的先做
10 責備同事沒達到成果前,想想自己漏了什麼動作?
11 開會像在鬼打牆,你不能不吭聲
12 會議死氣沉沉,就不可能生出好點子
13 他做事好認真,但成果好可憐,你怎麼幫他?
14 不懂風險管理,肯定一直出包
15問題沒解決,他當然愈來愈頹廢
第三章 指派工作沒授權,他只好凡事等你來裁決
16 一開始就要引導他:「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17 只派工作沒授權,他只好凡事請你裁決
18 怎麼讓他對工作有責任感?
19 工作目標與流程,不能只有你知道
20 不一定要很偉大,但一定要引導同事立志
21 帶他找到自己想補強的能力
22 「我有負責這部分喔?什麼時候決定的?」聽到這話,先吸一口氣
23 不是為公司做事,是為自己做事
第四章 悶頭做事不合作,你得找出共同的價值觀
24 先找出大家都認同的價值觀
25 想矯正隱瞞壞消息的行為,你得學會不生氣
26 他不報告、不聯絡、不商量,出狀況都來不及處理
27 遇到問題不反應的人,你要做進度管理
28 他說的是事實,還是意見?
29 把你的常識變成大家的共識
30 別讓他一個人龜縮起來
31 平常不打招呼,別指望團隊會有默契
第五章 下令時,千萬別說「總之先……」
32 找出每個人對未來的理想
33 讓每個人看得到目標
34下指令時,千萬別說「總之先……」
35 非日常例行工作,怎樣做到不慌張、不遺漏?
36 別讓他到期限前才來告訴你「做不出來」
37 他手忙腳亂,你得帶他寫工作流程說明書
38 工作分配沒做好,後面一定有麻煩
第六章 這4種人「要求他」時,你得做的4件事
39 別鐵齒,打動人沒有唯一真理
40 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比改變對方的行為容易
41 注意、觀察,你一定找得到讓他動起來的通關密碼
42 他講求邏輯,你最好耐著性子回答他的每一個「為什麼?」
43 他死腦筋,你就善用他的一板一眼
44 他重感情,你就千萬別讓他討厭
45 他有開創性,你只要等著看結果就好
序
這樣帶人,每個人都很好用
現在的職場有一個特殊現象,這年頭「要帶人的人」愈來愈多了,他們可能沒有正式的主管頭銜,但實際上都要負責帶人或協調、督導的工作。也因為這樣,愈來愈多人因為沒有受過主管的養成訓練,在工作上面臨不知道該怎麼帶人的煩惱。
現在的職場已經不是以前那種穩定的工作環境,員工的組成也更加多樣化。比如說,某個工作單位大部份都用派遣員工,結果就可能發生一個正職員工可能對自己的工作還不是那麼得心應手,甚至他自己也是剛來一年不到的新人,但他還是必須去指揮他底下的派遣員工做事,還要替他們做判斷。
還有,那些大多都是計時人員的職場裡也是一樣,負責管理的可能是一個二十多歲、還沒什麼社會歷練與特殊專長的年輕人,但他就是要管理那些比自己年長的打工族、還要激發他們的能力。
另外,只要不是在大企業,而是一般階級扁平化的小公司裡,常常有很多專案要執行,負責專案的人要成立平常可能不太熟悉的專案小組,並帶領專案成員一起朝目標行動,這種專案管理工作,一樣需要很多管理技能。
帶人不能只有一種方法
現在,「上司與部屬」的關係已經愈來愈複雜,以前的上司通常都會比部屬專業能力強、擁有更多權力、資歷多一點、年紀也大一點,現在的職場上,已經完全打破這樣的關係了。相反的,部屬比上司社會歷練多、年紀更大、專業也不錯的人也很多,所以,只要上司缺乏面對各式各樣部屬都能協同工作、圓滿合作的綜合能力,就算工作本身是一件很平常的任務,做起來一樣會變得很困難。
這種面對各式各樣部屬都能圓滿合作的綜合能力,該去哪裡找呢?
在中國史家司馬遷的《史記》中,有一段這樣的故事。
春秋時代魏國有位將軍,名叫吳起,他非常重情義,也非常重視他的部屬。有一次他看見自己隊裡的一名士兵身上生了膿瘡,他就親自用自己的嘴為這名士兵吸出膿汁。沒想到,這名士兵的母親聽到這件事,卻難過地大哭了起來。
他母親身邊的人不了解他母親哭的原因,於是便問他母親說:「你兒子不過是一個小兵,卻受到將軍大人這麼貼心的對待。這麼光榮的事有什麼好值得你哭的呢?」
他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的。因為我丈夫以前也曾像這樣讓吳起大人吸去身上的膿包,之後他為了報答將軍大人的恩情,便在戰場上盡忠職守地戰死了。如今我兒子又讓吳起大人吸膿包,一想到他可能會效法他的父親那樣戰死,就讓我忍不住悲傷了起來。」
這段故事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帶人的困難與複雜。如果你只靠一種方法來收服人心,這套方法馬上就會變成老套,一旦方法被看穿,自然也會跟著無效。最重要的是,每個人的想法觀念與個性都不一樣,打動每個人的方法與說法也一定不一樣。
抱怨部屬沒用,不是聰明主管
不管是上司、管理幹部、領導人,共同的願望應該都是希望「能有好用的部屬」。但就我自己的親身經驗,這種願望實現的機率大概不到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如果你有五名部屬,「能用的」大概只有一個。剩下四個不是「還可以」、「普通」,就是「沒啥用」或「讓人頭痛」。
所以,工作上遇到困難與挫折,只會感嘆自己沒有好用的部屬的人,只會浪費時間、搞壞心情,對事情一點幫助都沒有,其實算不上是一位聰明的主管。聰明的主管應該要以事實為出發點,最好要這樣想:真正優秀的人本來就很少,而且,他們不管有沒有上司,都很優秀,你反而英雄沒用武之地。所以,最好要想辦法激發出那些讓人覺得「普通」或「讓人頭痛」的人的能力,讓他們成長,你就可以和他們建立互信關係,工作也會做得更好更順,這才是聰明主管未來能更上一層樓的價值所在。
因此,帶人時,不要一遇到障礙或困難,就馬上下判斷說那個人真是沒用的東西。持平一點,就算一個人的某種能力比較差,可能會有其他比較好的能力。當人主管的,一定要讓自己轉換觀念,變成「就算他只有一點好,也要把他當成優秀人才來用「。自己本身觀念的改變,才是最重要的。
我經常聽到一些中間管理階層的人告訴我,說他們的處境有多可憐,上面的人毫不留情地丟給他們一大堆責任和工作,但底下的人卻又在那邊耍任性、做起事來心不甘情不願,或根本不在乎工作期限與品質,他們就這樣被夾在中間不知該如何是好,壓力非常大。
而我觀察到的年輕人則是,愈來愈多人追求的是生活與工作的平衡與快樂,根本不在乎能不能升官,或許也是因為看到當主管的人要擔負的壓力,實在讓人開心不起來,也根本不會讓人羨慕的關係。
只會責備部屬,覺得自己壓力很大的悲情主管,他手下帶的人一定很難產生上進心,也很難積極規劃未來的夢想,漸漸地當然就會覺得工作非常無聊,而出現消極退縮、馬虎敷衍的脫序行為。結果人當然就更難帶了。這樣你了解了吧,當你把部屬當成沒用的人,就會開始進入一種惡性循環。想扭轉惡性循環的方法就是,先把你的想法改變成,每一個部屬表現出來的問題行為,都反映出你的管理技能還有需要加強的空間,你該努力的方向應該是提升自己有效帶領的能力。
找出他的動力,他就會自動了
我認為,身負帶人責任的人,畢竟就是工作上的領導人,不管是處理事情的圓融周到、還是工作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最好要當一個讓人能效法學習的人。一個人只要有想要崇拜、學習的對象,只要有能夠學習的行為規範,就會對自己的未來有期許,而充滿想要努力、想要拿出成果的動力。就算對方是一個「讓人頭痛的部屬」,他內心裡的真正聲音也不會是「即使到了四、五十歲,也只想當個普通員工」而已。
只要是人,都會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同。所以,只要上司對待部屬的方式改變,部屬就會跟著改變。只要能適才適所、發揮他們的潛力,彼此就能達到完美的默契、能夠快樂的一起工作。
因此,主管應該壓抑一下想要趕快做出成果的心情,那只會讓自己更有壓力,而愈來愈焦慮,相反的,應該好好面對你手下的每一個人,好好了解他們的個性與價值觀,並學習如何帶領與調教的有效方法。如果你一直嫌棄部屬,你們之間的氣氛一定很差,也一定會事倍功半,務必先從改善組織的氣氛開始做起。如果你能和部屬建立起更好的人際關係,組織出能有效達成成果的團隊,一定能讓彼此的職場生涯更加充實。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133227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遇到這種人
有個同事每次要他做事就反問我一堆問題,比如我跟他說:「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他竟然會義正嚴詞反問我「為什麼是我?」有時候,我真的忍不住想對他說:「別問東問西了,給我做就是了!」我知道這樣講,他一定無法接受,但什麼事都要跟他盧很久,實在也很煩。我到底該怎麼處理才好?
這樣試試看
指揮同事做事時,千萬要記住,他不是機器,他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不是你下個指令,他就會自動做好。遇到愛問東問西的人,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要告訴對方做事的理由和目的。而且,這種人很容易變成你的好幫手。
給他好理由,就會認真把事做好
其實,會認真聽你說完「為什麼」的人,通常就是會用實際行動來表達認同的人。這種人只要確認清楚做這件事的理由,自己就會乖乖去做。等到他習慣或熟悉了你的工作模式與思考邏輯,就不一定需要你的說明,也會了解你的想法。
不過,現在的年輕員工都不太習慣用心去推測上司的想法,他們可能只會跟你說「你一講我就知道了,但你不講誰會懂啊!」早些年的職場上,你也許還可以告訴員工,就跟著主管的背影學做事吧。現在的職場上,年輕員工不再細心觀察主管做事的背影,偷學主管做事的眉角,你要他觀察主管的背影,搞不好還會被揶揄「主管的西裝好皺好落伍喔!」
話說回來,指揮別人做事的時候,好好告訴對方「必須這麼做的目的和理由」是很重要的,最該小心與避免的就是,不能沒有理由地要求別人做事。遇到愛問「為什麼?」的人,即使你被問到快抓狂,也要忍住,只要有辦法讓他接受「這件工作真的很重要」,他自然就會感到工作的責任和使命,也會認真把事情完成。所以,就算這種人提出的問題真的大有問題,也不要用「你是有什麼意見嗎?」來壓抑他們。
會問一堆「為什麼」的人,基本上是屬於理性邏輯派的,做事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和想法,只要你給出一個他能接受的答案,他就會自己去行動。所以,這種人其實是你可以安心託付工作的人。
如果他最後沒有端出你期待的成果,只要你好好問他「為什麼你會用這種作法來做事」,他也都可以明確的說出理由。同樣的,遇到這情形,只要你能提出一個對方可以接受的改進方式,他也不會因為被你罵就突然暴走,而是會乖乖的改正工作上的錯誤。
文圖|北寒 張之洞和他的「好槍漢陽造」 每個男人都有一個「好槍」情結,不論今人還是古人。而這對於張之洞來說,他比誰都渴望著「好槍」。 ... 1889年10月15日,北京紫禁城「電令」時任兩廣總督張之洞,去武漢任湖廣總督。這裡說個題外話,兩廣總督管理廣東、廣西,全稱是「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職權是總管廣東、廣西的軍政。湖廣總督所管轄的範圍是湖北和湖南兩省,正式名稱叫做「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規範簡稱應為兩湖總督或湖北湖南總督。 ... 此舉,讓張之洞十分鬱悶。為何?他的心結就在槍上。在廣州,他主持籌建的廣州槍炮廠,此時已見雛形,他豈能一走了之?他明白,軍火購買是一個無底洞,有多少銀子都填不滿這個窟窿。再厲害的冷兵器也抵不過一顆平白無奇的子彈,來得實際來得迅速。唯一的辦法,是依葫蘆畫瓢,有自己先進的軍工廠。他來到「兩湖」後,這個心結也始終掛在「槍」上。他積極興辦近代工業,湖北紡紗局、織布局、繅絲局、鋼藥廠、槍炮廠等相繼建立,這些奠定了武漢地區工業的基礎。 ... 在他的協調下,位於湖北省漢陽縣大別山龜山腳下的湖北槍炮廠於1892年動工,1894年4月建成。之所以選這裡,是因為緊鄰襄河,水陸交通方便,關鍵是距離不遠的大冶縣產鐵。可是天不遂人願或許有人蓄意破壞。新廠剛建成兩個多月,槍還沒造幾條,當年6月14日,一場大火將廠房及設備全部燒毀。多年的努力,瞬間成了笑談。事後,局員、司事、工匠等一批人被處理,侍讀學士文廷式上書,直述湖北槍炮廠不可半途而廢。事畢,張之洞繼續推動建廠之事,並奏議建立配套的漢陽鋼藥廠,製造鋼材和無煙火藥。1895年冬,廠房重建完成,正式開始生產。 自此,死而復生的湖北槍炮廠開啟了「漢陽造」的一生。 ... 德國步槍中的殘次品,華麗轉身成中華第一槍 很多人都知道「漢陽造」有著「中華第一槍」的美譽,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款槍其實是一個「殘次品」。該槍原型為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Gewehr88或Gew 88),裝彈退彈困難、抽殼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問題是它的「黑特點」。在當時,歐洲很多國家都沒有採納這款槍。因此,在1898年後,毛瑟1898式步槍成為德國軍方的主配,並淘汰了Gew88。德國人忽悠清廷,說這是毛瑟槍的新款,並將該槍的全套技術資料賣給了清廷。不知道是清廷仰慕德國製造的精密,感覺自己撿了大片便宜,還是因為工業基礎實在太差,購買「殘次品」只是權宜之計,總之這個買賣真的就做成了。 ...1898年,德國海因里希親王(亨利王子)訪問武漢,考察漢陽兵工廠。 從1895年冬開始,自德國坐著輪船來的Gew 88,經過漢陽兵工廠一系列的仿造和換裝,成了「漢陽造」,並定名為88式,其全稱為7.92毫米88式毛瑟步槍,使用圓彈頭。因進口的德國產Gew 88步槍採用了全長式槍管套筒,仿製品也採用了這種樣式,因此其早期槍型也被稱之為「老套筒」。 ... 次年,漢陽兵工廠正式開工批量生產,第一年生產了1300支步槍。仿製事業的成功,給中國工業帶來了信心。1899年,江南製造局也開始生產「漢陽造」。1904年,漢陽兵工廠進行了技術改進,護木取代了槍管套筒,刺刀庭改在前護箍下方,其它則參考了德國1898式步槍,改進了照門,通條改放在護木之中等。直到1944年,「漢陽造」步槍在中國前後生產了將近50年,成為近現代中國生產時間最長的一種輕武器,也是跨越清廷和民國,國內各個武裝部隊長盛不衰的武器。 ... 別以為「漢陽造」只有步槍,錯!有序號也不一定準確 除了步槍,漢陽兵工廠還仿製了不少駁殼槍。從1921年開始仿製,至1929年漢陽兵工廠共生產駁殼槍15000餘支。「漢陽造」駁殼槍有個明顯的特點,憑槍管前部的頭箍,即可識別。有駁殼槍研究者指出,「一般的駁殼槍只有三把盒子,即短槍管的警用型毛瑟手槍才有頭箍,二把盒子都沒有頭箍,準星直接焊在槍管上,但漢陽造的二把盒子有頭箍。這是其外觀上的標誌之一。」 ... 「漢陽造」駁殼槍,其大產量多在北洋政府時期。1921年,漢陽兵工廠開始嘗試仿製,因技術和設備限制,產量並不高,差不多月產60支左右。後來,隨著設備調試、細微改進及製造經驗的提升,月產量達到260支。不過,這個時期產的駁殼槍,槍體上沒有銘文也沒有序號,所以無法知道實際產量。但從1922年開始列印序號起,結合技術和產量的變化,估算前期生產數量不會太多。 ... 有研究者指出,1922年駁殼槍的序號到了104(但並非只產了104支),但槍上還沒有銘文。自1923年起,「漢廠十二年造」鋼印銘文出現在槍身上,至1927年末序號達到13224,1928年末序號達到15265,1929年末序號達到15998。 ... 「漢陽造」駁殼槍大規模仿製結束於1929年。北伐完成後,漢陽兵工廠改隸軍政部兵工署,「漢陽造」駁殼槍序號也到此為止。不過,當年仿製的槍有序號卻沒有銘文,這是很多人不解的地方。然而,駁殼槍的編號是否為生產總量?這個不好肯定回答。 ... 這些編號可能為:一是反映了大致的數量並非全部數量;二是混淆視聽,防止敵人通過編號判斷實際生產量;三是特殊編號可能有特殊意義,獨特供給某些人。所以說,序號未必是生產總量,因為1922年前的槍枝還沒有序號。此外,1929年後,「漢陽造」駁殼槍真的停止生產了嗎?未必,大規模的生產停止,不代表少量生產或者定製停止。在北伐完成後,除了漢陽兵工廠,大沽、太原等幾家駁殼槍生產大廠,也於1930年後基本停止了大規模生產。 ... 「漢陽造」是中國戰爭史的一個傳奇的神話,1083480支槍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苦難 因為生產時間長,產量大,普及率高,早期幾乎國內所有的戰役都有此槍參與,其中包括辛亥革命。據載,1911年10月10日晚,新軍陸軍第八鎮(師)工程第八營戰士程定國對著封建王朝開的第一槍,用得就是「漢陽造」。據第八鎮(師)21標的士兵回憶,1911年該鎮配備的步槍全部為「漢陽造」。 ... 這一槍敲響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喪鐘,結束了我國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推翻了我國二千多年君主專制統治。該槍從辛亥革命一直到抗美援朝一直在戰場上發揮作用,是中國戰爭史的一個傳奇的神話。包括「小米加步槍」,使用的槍枝也多數是「漢陽造」。 ... 民國期間,漢陽兵工廠不停地發展壯大,直至抗日戰爭時,漢陽兵工廠一直源源不斷地為前線提供武器支持。雖然發展進程頗為曲折,但從未被廢棄過。直至日本侵略者緊逼武漢,國民政府不得已於1938年採取拆解漢陽兵工廠遷移且原廠址夷為平地的方式,避免其落入日寇手中。西遷後,原廠解體,漢陽兵工廠改成兵工署第一兵工廠,漢陽火藥廠改稱兵工署第二兵工廠。遷到湘西辰溪後,又奉令繼續西遷至重慶。未能遷渝的槍彈、機槍、手榴彈、機器等分廠併入第十一兵工廠。日軍在鄂期間,並未恢複利用漢陽兵工廠,只臨時設立了一些隨軍修械廠、所和軍用倉庫。 ... 1947年7月,民國政府計劃設立漢陽新火藥廠工程處。後因解放戰爭發展很快,工廠還未全面開工,便將物資匆忙遷至高雄。1949年春末,武漢臨近解放,武漢行轅白崇禧強令第三十廠南撤柳州,並由該廠在原漢陽兵工廠舊址建的第六製造所所長蘆望風組織武漢留守處,繼續生產手榴彈等。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由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後勤部軍械部接收,定名為四野後勤部軍械部修械廠。 ... 漢陽兵工廠的發展,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苦難史。根據美國武器研究者史宗賓估算,1895年至1944年,「漢陽造」總共生產了1083480支槍,其中漢陽廠貢獻了876316支,重慶的21廠生產了207164支。 ... 去老廠房尋找一段充滿工業氣息的文藝慢旅行 完成了兵器製造的漢陽兵工廠,後來變成824廠、漢陽特汽、國棉一廠等,隨著老廠倒閉,這裡一度被「遺忘」,「漢陽造」也成為歷史,偶爾在一些影視劇中展現。如今,在龜北路,濃蔭下掩映下的廢棄廠房又煥發了生機。當地利用老廠房,改造成工作室、畫室、書店、咖啡館等,並建起了漢陽造文化產業園。 ... 現在的「漢陽造」沒有了煙火氣和工業塵埃,增添了美麗的藝術氣質。斑駁的石灰牆、碩大的窗戶、高架的行車、懸空的工業排風扇……讓人在舊工業時代的氣息中,體味塗鴉、行為藝術、創意雕塑所帶來的現代時尚感。如今,這裡成了文藝青年的打卡地。 ... 走進「漢陽造」,就像走進北京798一樣,處處都散發著濃重的藝術氣息。身處「漢陽造」,可以去貨櫃改造的咖啡館點一杯拿鐵,靜品下午的溫暖時光;也可以去舊車間生產線改造的休閒吧,來一段不期而遇的「邂逅」;或者去那堆滿空酒瓶的酒吧里,點一杯紅酒,靜待「她」來搭訕;或者帶上手機和自拍架,給自己拍一段青春而又拉風的抖音短片…… ...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鳴謝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history/r69onrv.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5978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車子貸款利率計算公式高雄快速借錢管道桃園信用評分查詢南投銀行信貸好過嗎
想申請信貸處處遭刁難,快速核貸的方法 嘉義銀行信貸比較好貸 台東債務整合協商信用瑕疵 如何辦車貸/快速貸款? 信用瑕疵恢復有方法嗎? 修繕住宅貸款如何申辦 高雄小白貸款無薪轉銀行怎麼看信貸?(2)銀行過件最注重的5個條件 新北銀行信貸條件 桃園信用瑕疵快速貸款如果我有警示帳戶,該怎麼辦呢? 台東信用評分查詢 代書借款利息